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36 天前,最后修改于 35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目录
软件测试--黑盒测试
一、定义
二、作用
三、构成八大要素
等价类划分方法
概念
等价类划分法的分类
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步骤
边界值分析法
判定表法
判定表法设计步骤
因果图法
因果图法设计步骤
正交实验法
正交实验法设计步骤
正交实验法用例案例
场景法
场景法设计步骤
状态迁移法
状态迁移法设计步骤
总结
软件测试--黑盒测试
一、定义
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,它是通过测试来检验程序的每个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。在测试中,将程序看成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,在完全不考虑内部结构的情况下,在 程序接口 进行测试 ,检查程序是否能适当的接受输入数据从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。黑盒测试主要针对 功能测试 和 软件界面测试 。
二、作用
黑盒测试方法着重测试软件的功能需求,是在程序的接口上进行测试,主要发现以下错误:
- 是否有功能错误,是否有功能遗漏。
- 是否能正确的接受输入数据达到正确的输出信息。
-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。
三、构成八大要素
例:
用例编号 | 测试项目 | 测试标题 | 重要级别 | 预制条件 | 测试数据 | 测试步骤 | 预期结果 |
---|
QQ_login_001 | QQ登录 | 输入正确的登录信息,登陆成功 | 高 | 1、网络正常QQ软件已经安装 2、QQ号已经注册 | QQ账号:1231233210 QQ密码:suhm@666 | 1、打开QQ软件 2、输入QQ账号 3、输入QQ密码 4、点击登录 | QQ登录成功,展示消息列表 |
- 用例编号 用例的唯一标识;命名规则:项目名称_测试功能_编号 ,列: QQ_login_001
- 测试项目 用例所属功能的模块。
- 测试标题 用例的简要概述。
- 重要级别 一般分为高(用户经常操到)、中(次要的功能)、低(页面等)三种级别
- 预制条件 用例执行的前提
- 测试数据 用例测试输入的数据
- 测试步骤 用例执行的步骤
- 预期结果 被测系统应得的结果
等价类划分方法
概念
是指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,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子集合,然后从每一个子集合中选取少数具有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。在该子集合中,所有的输入数据对于揭露软件中的错误是等效的。
等价类划分法的分类
- 有效等价类:指对程序的需求说明中有意义的、合理的、正确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
- 无效等价类:指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
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步骤
- 按数据范围(长度)/数据类型/为空/需求规则约束角度划分等价类,并规定唯一的编号
- 设计测试用例,覆盖所有有效等价类,一条测试用例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
- 设计测试用例,覆盖所有无效等价类,一条测试用例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
边界值分析法
-
边界值的作用:人们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,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,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。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,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!
-
概念: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一个补充,边界值一般都是从等价类的边缘值去寻找。
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:正好等于、刚刚大于、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。
判定表法
- 等价类边界值分析法主要针对单个输入类条件的测试,对于输入条件存在关联组合的情况则无法覆盖

- 定义: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工具,就是指把所有的输入条件、所有可能采取的动作按表格列出来,每一种条件和动作的组合构成一条规则,即一条用例。

判定表法设计步骤
- 列出条件桩和动作桩
- 确定规则的个数 若有n个条件,且每个条件的可取值为0或者1那么将会有2n个规则
- 填写所有条件项
- 填写所有动作项
- 合并、简化判断表 有两条或多条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,并且其条件之间存在着极为相似的关系
- 列出测试用例 每个规则一条用例
因果图法
- 判定表法针对输入条件之间的约束不能有效区分,会导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组合条件。需要体现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,可以使用因果图法。
- 定义:因果图法是用图解的方式表示输入的各种组合、约束关,依据因果图最终写出判定表,从而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。


因果图法设计步骤
- 分析需求,列出原因和结果 ;原因:即输入条件;结果:输出条件
- 分析输入与输入,输出与输出之间的关系
- 通过关系,画出因果图
- 将因果图转化为判定表
- 去掉不合理组合,列出测试用例
正交实验法

正交实验法设计步骤

正交实验法用例案例

场景法

场景法设计步骤

状态迁移法

状态迁移法设计步骤

总结

本文作者:苏皓明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
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